天富娱乐
天富娱乐
你的位置:天富娱乐 > 关于天富娱乐 > 与周恩来失联的一支红军,迟迟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一直战斗了12年

与周恩来失联的一支红军,迟迟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一直战斗了12年

发布日期:2024-08-22 19:24    点击次数:184

影中纪实

编辑

影中纪实

前言·匆匆建立的军队

1935年3月12日,400多名战士齐聚在石坎子河坝头。

他们身处行伍之间,四周有熟悉的身影,也有尚不相识的面庞。

此时,方阵中的每个战士都紧张不已,长征任务迫在眉睫,

而他们这支部队是不久前,才从各个队伍中抽调人手匆匆组建出来的。

谁也不知道队伍聚集在此的目的。

只见总政委周恩来阔步走上高台,下达任务的声音铿锵有力。

此会结束以后,这支部队被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

而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单独留守在西南地区持续作战,迷惑国民党军队对于红军主力所在地的判断,从而掩护红军主力部队成功转移。

周恩来在高台上振臂高呼:

“同志们,我们在这里暂时分开,将来是会见面的。”

可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这暂时的分开,下次再见已是相隔12年。

甚至等到再相见时,许多战士已然于地下长眠。

可以说此次一别,就是永生不见。

一、长征之前临危受命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中犯下的严重错误,致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失利。

红军连连败退,伤亡惨重,军队总人数从一开始的8.6万锐减到3万多人。

显然如果仍要坚持一味硬战下去,那中共中央以及中共红军只能是被困挨打。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存实力,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中突围出去,将红军大部队进行战略转移。

此时国民党的军队还在不停地对中央红军进行残忍地杀害,局势不容乐观。

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毛泽东分析出,这段时期红军之所以屡屡遭受重创,其实是因为在我军每次行动的时候,大家都是听从统一号令,一起行动。

这样虽然能够做到致使军队整齐划一,保证战士们不掉队。但是大军一起出动,动静太大,

落在国民党眼中的目标就更为明显了

倘若哪天国民党军队摸清了红军的所在位置,提前布下重重包围,那么整个中央红军就会集体落入国民党军队的陷阱,再也没有回击的机会了。

随即毛泽东想到,如果在红军中抽调一部分建立出一支游击队,让这些游击队分成几个小队,一会儿往西,一会儿往东,一会儿渡江,一会儿过桥,不固定在一个地方。

接着让他们在西南的各个地区和国民党军队分别展开斗争,令蒋介石摸不清红军主力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迷惑国民党的视线。

这样红军的主力部队就可以在游击队的掩护下,趁势找到国民党军队的漏洞,抓紧时间进行部队转移。

这是个不错的计谋,但是在选人组成游击队的时候,毛泽东却犹豫了。

因为他深知,当下组建的这支游击队不仅要与红军主力部队脱离孤军奋战,而且身上担负得将敌军目标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掩护红军主力顺利转移的重任。

不得不说,中共中央赋予这些战士们的,是一个极为悲壮的使命。

可是如果不组建这支游击队,那么等待红军部队的,将是一起走向坟墓的结局。

所以不能再犹豫下去了,此时的毛泽东需要拿出的是壮士扼腕的决心,于是乎他先从与自己最为亲近的保卫队开始选人组队。

而时任团长的彭德怀,在得知毛泽东的这一举动之后感动不已!

他知道这次的任务九死一生,心里非常心疼那些将要出征的战士,可为了红军主力部队的几万大军,此次艰巨的任务必须由不同部队抽人展开行动。

随即彭德怀从自己的军队中抽出了三百多人,用来组建游击队,除此之外,他还派出了自己部队骁勇善战的将士—徐策,将其调入游击队。

最终组织决定,由徐策、余泽鸿、戴元怀、夏才曦等五人组成中共川南特委,负责组织领导川南游击纵队斗争。

这支临危受命的军队就这样得以创建起来,并很快与红军主力部队分别,留守西南,开始执行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的任务。

在不久之后,四川泸县的当地人王逸涛,在得知川南地界有一支游击队的消息之后,便带着200多人的武装队伍自愿加入了川南游击队。

川南游击队还没有开始执行任务,

便从400多人扩充到了600多人

党组织一方面感激王逸涛前来扩军的义举,一方面又因王逸涛是本地人,对当地十分熟悉,便任命王逸涛为这支游击队的司令员。

但谁能想到,就是这个匆忙的决定使得之后的游击队伤亡惨重。

二、胜利的开局

不得不说,川南游击队的开局还是较为顺利的。

这支游击队与中共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在扎西分别后,便按照计划制定地那样与红军主力部队分头作战,

游击部队在明,主力部队在暗

整个川南游击队600多个人,被划分为了5个小队,分别在川滇黔边区的几个点与四川的地方守备军展开了斗争。

而红军的主力部队,此时在川南游击队枪声战火的掩护下迅速地从川南撤退,向云南和贵州等地进发。

川南游击队行动迅猛,打得那些地方军队措手不及,他们对于红军的进攻压根就没有准备,再加上平时守备松懈,这下更是节节败退。

每逢游击队打仗,便假意向敌军透露他们是红军主力部队的信息。

这无异于直接亮明身份,致使川南地区每个地方的守备军,都以为中共中央的主力部队在自己的领地。

可是当这些消息经过整合传递到了国民党军中的时候,蒋介石傻眼了,他看着川南地区几处要地,尽是红军主力部队在开展火力交战,着实摸不着头脑。

蒋介石深知,中共红军主力部队肯定不会有移形换影的能力,他断定这几支部队中肯定有中共放出来的幌子,同时造出动静,就是为了迷惑他们。

可是事情难办就难办在这里,因为这几支部队同时开火,

国民党军队根本就无法判断中共红军主力所在的真正位置

更难办的是,这些部队还在不断地游移,基本上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来不在一个地方过多停留。

而且时不时冒出来给敌方一个突然袭击,搞得这些原本松散的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守备军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挨了打,想要反击的时候却已经找不到人了。

甚至连当时追击中共红军主力的国民党将领,看着这些游击队一连串的出击动作都被搞得怀疑人生了。

甚至以为这就是红军的主力部队,

认为红军不打算撤离四川,而是还在川南地区开火,想要强势突破国民党的防线

正是因为地方守备军和国民党军队,对游击队作战动机以及时间的判断不准,川南游击队在国民党军队和守备军两军之间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队伍接连打了不少胜仗,整个队伍士气高涨,勇猛无比。

一时之间,

这仅仅六百余人的游击部队就在川南地区打出了成绩,打出了名声

,使得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头疼不已。

而中共红军的主力部队,在川南游击队的掩护之下也成功从四川南部转移,暂时逃离了国民党的视线,为长征顺利开启争取到了大把时间。

三、直面壮烈的鲜血

川南游击队在成功掩护大军走出四川之后,便与大部队脱离了联系,彻底失去了主力部队这一坚强的后盾,

真正成为了一支孤军

但是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军队的战斗还在持续进行,这六百余名战士还要继续执行自己肩上的重任。

可谁也没想到的是,敌军的反扑犹如狂风暴雨般强势袭来,川南游击队很快就陷入了巨大的危险之中。

自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之后,蒋介石就对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残酷的灭绝措施,对共产党党员进行捕杀,势必要将共产党及中共红军赶尽杀绝。

在得知红军主力进入四川境内时,蒋介石就授意四川地方军队开展对红军围追堵截的命令,并且对这一任务特意派遣了监督委员会。

虽然四川的地方军一直处于混战状态,也很有个性,不愿一味听从蒋介石的调令,但是任谁挨打都会反击,

何况是一向以死守乡土著称的四川地方军

在看到川南游击队在自己的家乡的领土上到处开花后,川军便觉得心里不痛快,

势要将游击队消灭殆尽

在被游击队突击几次过后,川军在短时间内竟然调动了川南几个地区,数个团的兵力来围堵打击川南游击队,非要把川南游击队打服才肯罢休。

然而川南游击队不过区区六百余人,虽然神勇无比,但是面对川军的重重包围,也是只能拼死应战,不出多时便损伤惨重。

在一次战斗中,川南游击队第四纵队在与川军激战后,决定在兴文县建武大石盘进行修整,不料却被川军将领团团包围。

为了掩护小队撤离,时任特委委员兼组织部长戴元怀挺身而出,带着10名战士与敌人血战,吸引敌人主力。

整个战争整整持续了五个小时,而

戴元怀部长也在战斗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在战后,川军为了达到震慑川南游击队的目的,将戴元怀的衣服尽数剥光并且残忍地砍下了戴元怀的头颅,悬挂在建武城东门示众。

一时间,恐怖的阴云笼罩在了川南游击队上空。

然而战斗还在继续,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川南游击队就在川军的残暴杀害下不断消亡,众多将领、战士在与敌血战后壮烈牺牲……

就在川南游击队面临如此困难与危险的局势当下,一件事情,让本就困苦不堪的游击队再度雪上加霜。

担任游击纵队的司令员的王逸涛叛逃投敌

,并向国民党军队交代了川南游击队的行踪和作战习惯。

正是因为王逸涛的投敌,使得川南游击队直接暴露在了国民党的视野之中,简直无处可逃。

1935年7月,国民党军集结了川、黔、滇三省的军队,向川南游击队发起围攻。

然而纵使国民党军队大军压境、来势汹汹,但这丝毫没有削弱川南游击队战士完成使命的担当和决心。

此时前路困难重重,但是他们毫无退缩之意,只管勇往直前。

哪怕可能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境地,川南游击队的战士们也依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与勇气。

四、坚持作战不惧牺牲

1935年7月中旬,川南游击队在威信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

骁勇之将徐策率领士兵与敌血战,他为了突出重围主动向敌军发起猛攻,在激战中被敌军射击轰然而倒。

原本徐策还有生还的机会,但是为了不拖累身边的队友,徐策坚持不让战士前来搭救,

最后被冲上来的敌军乱刀砍死,壮烈牺牲……

随后,余泽鸿担任游击纵队政委一职,挑起率军作战的大梁。

余泽鸿总结了之前作战时游击纵队犯下的错误,同时吸取经验教训,在分析此次国民党三省大军的用兵策略基础上,及时改变了战斗策略。

这次的战斗策略使得川南游击队如获重生,军队经过整修之后士气大涨,军队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接连几战打出了不错的成绩。

当国民党军队在发现川南游击队有这样的将才之后,立马对余泽鸿采取了策略。

国民党不断向余泽鸿开出丰厚优渥的招降筹码,但他们想错了,余泽鸿不是王逸涛那种见钱眼开、贪生怕死之徒。

面对国民党开出的条件,余泽鸿只是轻蔑一瞥,无动于衷。

此时国民党军队再度露出了他残忍的面孔,

他们抄了余泽鸿的家,甚至将余泽鸿的亲人抓进监狱,用来逼余泽鸿就范

但是余泽鸿并没有露出退缩之意,他坚持带领战士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给予国民党军队一次又一次猛烈的还击。

然而在一次突围中,由于敌我数量实在悬殊,余泽鸿所带的军队寡不敌众,

在坚持血战之后,余泽鸿最终壮烈牺牲……

此时的川南游击队已然遭受国民党军队的重创,军队被打得四分五裂,无数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血溅沙场,最终永远倒在了那片土地上。

经此一役,整个川南游击队只剩下了17个人,基本处于消磨殆尽的状态。

然而在这个紧要关头,又有一人挺身而出。

这个人带着仅剩的这17个战士转入连天山修整,而后又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将川南游击队发展到三百多人,使得川南游击队得以重新建立,继续完成组织上交代给川南游击队的重任。

这个人叫做刘复初。

而在此之后,刘复初带领战士在川南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办随军学习班,培养骨干,同时秘密打击敌人。

在刘复初的带领下,川南游击队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起来,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还在云南、贵州等地创立了游击部队。

川南游击队在此时迎来了属于他的黄金时代。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在几个月后,川南游击队再次遭受了重大打击。

1936年,红军部队出川北上,为了掩护主力顺利转移,川南游击队再次活跃在了国民党的视野之中。

于是乎,国民党下令川、黔、滇三省的军队再次全力向川南游击队发起猛烈攻击。

随后1000多人的游击队在国民党猛烈的炮火之下,

很快就锐减至300多人

,而在一场突围战中,刘复初也不幸被国民党军队逮捕。

身处狱中的刘复初尽管受尽了严刑拷打、诸多酷刑,但仍是咬紧牙关,宁死不屈,从始至终也没有将游击队的信息泄露给国民党半句……

尾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如此这样庞大的牺牲面前,川南游击队不曾言惧,更不畏牺牲。

在长征开始初期,他们和主力部队分开之时也曾想过,

总政委口中说的暂时分开,究竟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会不会明天一觉醒来,就有命令从中央传来,让他们撤退去和大军汇合?

可是到后来,面对敌人的炮火,面对敌人的枪子儿,川南游击队的战士们已然没有时间去考虑什么时候才能和主力部队重新相见。

他们心里想的只有战斗,并且是持之以恒的战斗。

甚至连周恩来都以为这支游击队伍在经过数次战役之后已然被打得溃散,没有人会等待着他撤军的命令了。

可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这支游击队一直坚持在敌后开展武装斗争,直到1947年。

整整十二个年头过去,川南游击队不仅完成了组织上给予他们掩护红军主力部队转移的重任,还完成了谁也想象不到的壮举。

战斗所到的每一处,他们都在努力地创建革命根据地,创办学校,整顿风气,解救百姓于危难,给予百姓以福祉。

每个战士的心中都牢牢谨记中共中央的精神信仰,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思想犹如一个火苗,瞬间点燃了云贵川的整片大地。

1935年到1947年,这支部队中数以千计的英烈永远地躺在了云贵川的山区大地上,

我们不记得他们所有人的名字。

但是我们会永远铭记这些英烈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的奉献与牺牲,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在这片神州大地上长存。

发布于:天津市